唱响川江之歌
唱响川江之歌

唱响川江之歌

川江号子,是起源于四川、重庆一带的传统音乐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
川江船工号子,盛于明清时期,是船工劳作时所唱的劳动号子,简称川江号子。川江号子是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,由号工领唱,众船工帮腔、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;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,具有传承历史悠久、品类曲目丰富、曲调高亢激越、一领众和、徒歌等特征。

四川,位于中国西南,东部四川盆地西部川西高原,蜀地有金沙江、长江、嘉陵江、岷江等大小河流九十多条,渠江是嘉陵江一条支流。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,公路交通不发达的时代,货物流通、客运往来皆需木船载客运货,川江上大大小小的水码头,帆影点点船来船往,船上船下船工号子声声。

清乾隆五十三年(公元1788)四川遂宁籍举人张问安在其《桡歌行》中写道:

大船之桡三十六,小船之桡二十四。

上峡歌起丰都旁,下峡声激穷荆湘。

推舵声悠碛声力,千声如咽三声长。

上滩牵船纷聚蚁,万声噪杀鸟噪水。

短短诗几行,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川江流域滩多水浅槽窄浪急,记录下大小木船上所需船工人数,及船工们顺水行船,逆水闯滩号子声声的场景。

拉一艘四十吨的船至少得六个船工,通常木船上船工少则二三十、多则五六十,拉二哥把绳子往腰背上一缠一带,平均一个人少说拉五吨以上,百吨以上则需数十人甚至上百人。纤夫们把拉船的绳索,称“纤藤”或“纤索”,是用竹篾编织而成,纤藤分小纤藤(又叫飞子纤藤)中纤藤(中篮藤)大篮藤和坐藤,坐藤最粗,拉滩的时候用。纤藤长可达五百至一千米,停靠时前用陶绳套桩(桩子又叫鳖石,木船分大桩子小桩子),后面桅脚打尾叫,船侧有五马蹬用于拴纤藤。

拉滩时一般四合即四根纤藤,两边两岸都要拉,若遇纤藤拉不动时则要换综(用几只船去拉一只船叫换综)。江上拉船,常常遇到这种情况:两艘船的船夫合在一起,先将一艘船拉过滩,再将另一艘船拉过滩,船夫把这种拉船方式称“换综”或“合综”“连综”。若换综都不行时则要搭滩(请当地的拉二哥临时来搭手帮忙叫搭滩,搭滩的拉二哥会得到一定报酬。)拉滩最大的工具是桅杆,下水时做梢条,上水时风来,船工紧急上船挂帆挂牵藤,号子头唱起:“呜噜噜噜儿,鼓起胀起!我们联手都欢喜,你在山上走,我在河边游啊!”

川江号子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,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。它激励着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不屈精神,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。通过传承和弘扬川江号子,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